【伟德国际】苏德战争爆发前的苏德关系
2024-11-01 20:32:02
1933年12月起,苏维埃联盟主动向大英帝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议签订一个联合避免纳粹德国侵略扩张的区域性协议,以确保苏联的五年计划在和平条件下的实行。到1934年6月,苏联和法国就《东方公约》达成协议草案。
随后通过1935年5月苏联和法国签定的《苏法互惠条约》和与捷克斯洛伐克签定的《捷苏互惠条约》,苏联政府指出本国早已更为巩固的扼制了纳粹德国的扩展。但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英法在敌视苏联参予的前提下背叛了捷克斯洛伐克,一下使得苏联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安全性确保。1936年2月,西班牙议会选举将许多共产党领导人带进了西班牙第二共和国的人民阵线政府,但在几个月内,右翼军事政变发动了1936年至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
第二西班牙共和国受到国际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者以及来自苏联与墨西哥的提供支援和志愿军的反对;而佛朗哥领导的军事叛变的组织西班牙长枪党武装受到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葡萄牙萨拉查专制政府的援助。内战最后享有更加多提供支援的佛朗哥获得内战胜利。随着1939年8月苏联在莫斯科与英法谈判的裂痕,同时德国当局担忧陷于东西夹攻,因此主动建议对苏妥协。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政府和德国政府达成协议了协议。
苏联和德国在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时都把这个条约当作是权宜之计,双方都不信任对方最后不会遵从条约。就德国而言,这个条约的意义在于避免陷于两线登陆作战的局面,就苏联而言,这个条约的目的在于争取时间为本国独自一人接踵而来战争作好打算。在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西欧战争愈演愈烈后,苏联政府开始大力扩展领土以应付有可能的战争波及。
实质上苏联政府对德国的意图充满著猜测,因此对波兰寇松线以东领土的接管苏联方面直到1939年9月17日德军攻占华沙以后才派兵行动。苏联在1939年以军事观点看来领土问题,继续符合于和波罗的海国家以及罗马尼亚保持一定外交关系。苏联1939年唯一的保守活动乃是反攻芬兰,这一不道德多少是受到苏芬关系长年紧绷的影响。德国方面则自1939年9月1日以来力主苏联产生和英法的必要冲突,因此重复劝说苏联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区分的势力范围。
德国政府态度中的一个值得注意是立陶宛的地位,按照苏德秘密协议,德国的势力范围本还包括立陶宛。但随着苏联于1939年9月19日攻占了波兰战前强占的立陶宛建都维尔纽斯,德国丧失对立陶宛的谈判筹码,退而求其次只拒绝苏联将立陶宛德意志人迁入到德国境内,而把立陶宛国土划归苏联的势力范围。当苏联反攻芬兰时引起了德国意料外的英国和法国对苏联的强烈不满,以至于英法一度策划空袭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并必要派兵插手苏芬战争。由于芬兰战败,英法中止了这一冒险计划。
在希特勒不知不觉中,把苏联拉入对英法战争的机会萎缩了。1940年6月18日,法国政府宣告暂停抵抗,法国战役完结,苏联预计不会长期化的西欧陆上战争完结。同时由于德军在法国的军事行动中并未遭严重损失,苏联从间接的受到插手战争的威胁,改以受到有经验且可观的德国军队的必要军事威胁。
大发狂的苏联很快吞并了波罗的海地区并从罗马尼亚交还比萨拉比亚地区。此时苏德关系早已并转冻,德国对苏联关系愈发热烈。如在保加利亚帮助防务问题上德国拒绝接受了苏联的拒绝。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协议,苏联和德国在1939年至1941这三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商品贸易。
在双方贸易中,德国获取给苏联的多为重工业产品,还包括机床,吊车等工业设施,还有一部分军事工业产品,还包括一艘半竣工的希佩尔海军上将级轻巡洋舰“吕佐夫”号(苏联接管后更名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轻巡洋舰);苏联获取给德国多为工业原料,还包括石油,粮食等。在双方贸易中,德国所进口的仍然大于其出口的,事实上,由于苏联所获取的多为原料,德方以此为借口长年保持不公平互相交换,随着时间的流逝,德国不出苏联的货款更加多。至1941年6月22日战争愈演愈烈为止,德国总计不出了苏联2.4亿帝国马克的货款。用当年的汇率折算,1美元约可换3.33帝国马克,则德国大约不出苏联7000万美元左右。
在贸易中,苏联沦为了德国最重要的石油来源,1940年德国石油年储备量的4.6%来自苏联。苏联把年产量的2.1%出口到德国。德国与苏联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更进一步造成德国急迫企图挣脱对苏联的原料倚赖,而打算以必要劫掠苏联领土的方式符合国内和战争市场需求。
由于对德国的愈发不信任,苏联开始寻求在欧洲大陆找寻同盟者。1941年3月27日,部分高级军官和彼得二世因反感南斯拉夫重新加入轴心国发动政变,正式成立新政府。苏联政府立刻和新的南斯拉夫政府谈判,于1941年4月5日在莫斯科签定《苏南友好关系和互不侵犯条约》。
但纳粹德国政府也很快反应,于第二天和其他轴心国成员发动侵略南斯拉夫之战,很快攻占了南斯拉夫全境。
本文来源:伟德国际-www.bjwagk.cn